中国石油最大规模盾构隧道竖井管道安装完成
晶体硅电池作为国际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的主流,目前约占市场份额的80%以上。
市住建局节能减排处的有关负责人在调研中透露,由市场主导、以物业公司作为节能减排主体的做法是深圳将广泛推广的一种经验,该负责人透露,目前深圳已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申请了1.5亿节能减排资金,其中支持太阳能利用的将超过1亿。此外,对于12层以下的商品住宅,今后也将强制使用太阳能。
昨日,记者跟随市政协副主席余晖鸿、黄中伟前往深圳东部物业管理公司调研有关太阳能集群供热系统时了解到,从今年开始我市将有8000万元扶持资金用于各类太阳能光电利用项目中,并将重点用于保障房、工厂区的节能改造南昌启动了太阳能光伏屋顶项目,将建设10兆瓦屋顶太阳能电站。因为有产业基础,我省发展太阳能屋顶发电有巨大优势。对于太阳,大家再熟悉不过,对于太阳能,大家同样不陌生,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现在,利用正进一步向百姓生活靠拢——太阳能发电。因为全球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关注和争夺,国内各省也你追我赶,省内城市更是争先恐后。
那么,赛维LDK现有产能为1800兆瓦,在新余地区,1瓦硅片一年能发一度电。但正因如此,其前景也许更广阔。企业的订单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的具体数据我们正在统计,但幅度肯定很大。
不过,由于德国2009年安装量高达25亿瓦以上,约占全球市场逾50%。近期,全球各大光伏巨头加快了在德国的太阳能设备安装。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协会会长、光伏专家陈哲艮教授说。这意味着,浙江光伏企业全力赶订单的现象至少将延续到2010年第二季。
今年订单已经排到八九月份,如果不加班加点,我们就得放弃订单了。所有的设备都在开足马力运转,今年前两个月的订单量是去年同期的5倍多,现在的生产任务已经排到了6月份,真是没想到。
陈哲艮分析,订单迅猛增多,最主要原因是受到德国将在下半年降低当地太阳能发电的补助幅度的影响。不过专家提醒,国际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光伏企业不应盲目扩张产能。作为阿特斯、南京中电等国内著名太阳能光伏企业的长期供货方,浙江华友电子有限公司目前生产6.5英寸单晶硅片能力由原来每月30万片增加到70万片,但产品依然供不应求。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德仁博士提醒,德国调降太阳能补助政策,势必将带来德国太阳能组件需求量的较大幅度下降,所以企业特别需注意消化库存,而不是盲目扩大产能
但他认为,中国光伏产业基本上是民营企业,应该通过市场的检验让它们优胜劣汰,而不是靠行政方式实行准入制度。他表示,光伏产业是中国现有的产业中少见的产业化程度非常高的企业,不少企业已经跻身国际大型光伏企业行列,其中11家海外上市,13家国内上市。目前,中国国内已经基本建立起相对比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遍布29个省市,其中包括9个央企,另外在江苏、河北、江西等省市光伏企业分布比较多。他说,下一步要根据国发38号文精神建立多晶硅行业准入制度,以3000吨为基础,限制和淘汰规模小,能耗高的项目,这一标准近期将会发布。
电池方面,去年9月企业123家,其中75家多晶硅电池,38家薄膜电池,后者的占比越来越高。工信部很快颁布多晶硅行业的准入制度,制定和完善光伏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制定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相关标准,推动建立产品认证和监测管理制度3月16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王勃华在上海透露,工信部将很快颁布多晶硅行业的准入制度,以3000吨为基础,限制规模小、能耗高的项目。
准入制度将支持高纯度多晶硅,生产节能降耗技术,副产物循环利用技术和下一代薄膜太阳能技术,以骨干企业为依托,自主研发与国外技术引进结合,建设国家级共性技术服务和支撑平台,并推动鼓励光伏应用的财政、税收政策。而光伏产业的原料辅料配套能力还不够,多晶硅产量还是不足。
节能环保上,平均能耗从300-400度每公斤将到了200度每公斤,基本满足了环评条件,但副产物的回收水平还有待改进。王勃华表示,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中国已经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光伏产业体系,尤其是千吨级多晶硅生产取得突破,打破国际上对多晶硅的垄断。在三氯氢硅合成,还原炉制造、尾气干法回收、四氯化硅氢化、节能降耗等技术上不断提高,生产设备供应能力不断提升,晶体硅转换效率不断提升,成本不断下降,也促进了国际光伏产业的发展。王勃华还说,近期光伏产业联盟将成立。对于政策上的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崔容强从行业的角度表示欢迎。但是中国光伏产业的问题在于,实际产量与产能差距较大,若产能全部释放,又没有重大的产业增长政策促进,就会出现产能过剩。
原因是,虽然中国已经是世界光伏第一生产大国,但光伏企业总体竞争力仍有差距,因此需要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行关键技术的联合开发。而在销售上,外销比例仍然非常大。
根据去年下半年工信部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摸底调查,从产业规模上,中国光伏产业在2008年销售收入就超过千亿元,虽然去年上半年出现明显下滑,三季度后开始回暖,预计2009年销售收入比2008年略有增长。此外,也在制定和完善光伏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并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技术水平,制定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相关标准,推动建立产品认证和监测管理制度。
而光伏产业技术处在快速演进过程中,王勃华说,中国在薄膜太阳能上的差距最大,尤其是薄膜太阳能电站交钥匙工程的水平差距更大。在多晶硅产能上,建成产能44000吨,在建68000吨,总和11万吨,2009年大约生产20000吨。
我们的标准发展已经大大落后于产业的发展而光伏产业技术处在快速演进过程中,王勃华说,中国在薄膜太阳能上的差距最大,尤其是薄膜太阳能电站交钥匙工程的水平差距更大。我们的标准发展已经大大落后于产业的发展。原因是,虽然中国已经是世界光伏第一生产大国,但光伏企业总体竞争力仍有差距,因此需要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行关键技术的联合开发。
他说,下一步要根据国发38号文精神建立多晶硅行业准入制度,以3000吨为基础,限制和淘汰规模小,能耗高的项目,这一标准近期将会发布。王勃华还说,近期光伏产业联盟将成立。
在多晶硅产能上,建成产能44000吨,在建68000吨,总和11万吨,2009年大约生产20000吨。根据去年下半年工信部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摸底调查,从产业规模上,中国光伏产业在2008年销售收入就超过千亿元,虽然去年上半年出现明显下滑,三季度后开始回暖,预计2009年销售收入比2008年略有增长。
此外,也在制定和完善光伏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并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技术水平,制定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相关标准,推动建立产品认证和监测管理制度。而光伏产业的原料辅料配套能力还不够,多晶硅产量还是不足。
节能环保上,平均能耗从300-400度每公斤将到了200度每公斤,基本满足了环评条件,但副产物的回收水平还有待改进。电池方面,去年9月企业123家,其中75家多晶硅电池,38家薄膜电池,后者的占比越来越高。目前,中国国内已经基本建立起相对比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遍布29个省市,其中包括9个央企,另外在江苏、河北、江西等省市光伏企业分布比较多。但他认为,中国光伏产业基本上是民营企业,应该通过市场的检验让它们优胜劣汰,而不是靠行政方式实行准入制度。
王勃华表示,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中国已经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光伏产业体系,尤其是千吨级多晶硅生产取得突破,打破国际上对多晶硅的垄断。对于政策上的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崔容强从行业的角度表示欢迎。
而在销售上,外销比例仍然非常大。准入制度将支持高纯度多晶硅,生产节能降耗技术,副产物循环利用技术和下一代薄膜太阳能技术,以骨干企业为依托,自主研发与国外技术引进结合,建设国家级共性技术服务和支撑平台,并推动鼓励光伏应用的财政、税收政策。
工信部很快颁布多晶硅行业的准入制度,制定和完善光伏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制定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相关标准,推动建立产品认证和监测管理制度3月16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王勃华在上海透露,工信部将很快颁布多晶硅行业的准入制度,以3000吨为基础,限制规模小、能耗高的项目。他表示,光伏产业是中国现有的产业中少见的产业化程度非常高的企业,不少企业已经跻身国际大型光伏企业行列,其中11家海外上市,13家国内上市。
#相关推荐
-
评论列表 (0条)